Thursday, January 20, 2011

氣功入靜漫談

氣功入靜漫談



這是一篇轉發的文章,原作者是張海,文中所談經驗有些很不錯,借來與大家參考

所謂入靜,是指思維活動相對單一化,雜念減少,即在氣功鍛煉過程中,在意念集中鍛煉的基礎之上,而出現的一種練功者在清醒的狀態下,與外界中斷聯絡,高度安靜,輕鬆舒適的狀態。在入靜狀態下,人體肌肉鬆弛舒適,不緊張,呼吸平穩輕緩,大腦皮層處於主動的、積極的自我抑制狀態,從而有利於調節體內植物神經的功能,同時也有助於諧調和恢復大腦及內臟之間的正常關係,而且對外界有害刺激能產生保護作用。氣理精典《素問》上古天真論中說:恬淡虛無,真氣從之,這句話明確指出,入靜是人體內在抗病真氣集聚增強之際。因此說入靜是氣功鍛煉的重要環節之一。

一、入靜的三個階段

入靜一般是在對功法掌握的較好,練功的品質較高的情況下出現,是通過長期練功實踐得來的,也就是說它是在有意識的鍛煉過程中,在無意識的情況下而產生的。

入靜程度取決於功夫的深淺,入靜在主觀感覺上常呈現出恬淡虛無境界,入靜境況往往隨著氣功功夫的進展而步步深入,大致可劃分為三個發展階段。

1
、初級階段

姿勢自然舒適,呼吸柔和,心平氣緩,情緒逐漸的穩定下來,精神集中,主動地抑制各種雜念的產生,思維活動基本集中於體內呼吸和意守內容,大腦基本不起反映,對外界刺激的反應也有所減弱,初步形成了意氣相合,會感到體內氣脈通暢,頭腦清醒,精神安寧,此時即進入了排除雜念,集中思想的初步入靜階段。

2
、中級階段

在雜念排除,思想集中的基礎上,入靜漸漸深入,思緒更加淨化,主觀上僅有一絲相息,綿綿密密,心息相依,心神甯淨,意念專一。在此階段裏,經常出現各種變化的異常感覺,諸如:蟻行感,觸電感,氣溫感,溫熱感,寒涼感,以及自覺全身或一部分肢體變得很大或很小;四肢發脹感或象要溶合在一起;也有時候好象身輕如鴻毛,若飄浮在空中或在水面上遊蕩,有時候則身重如大山,此外還有耳鳴微汗,肌肉跳動,肢體無意中顫動等。這些現象都是入靜進入中級階段的表現,即進入了感覺和幻覺階段。

3
、高級階段

在中級階段的基礎上,入靜達到了更深的階次,外界干擾已不起反映,對於極靜中的任何微小聲音聽見了都不加分析。此刻,呼吸綿綿深長,若有若無;用意自如,若存若亡,氣息與血脈好象全身貫通,整個機體狀若虛架,輕鬆飄浮,頭腦清晰愉快,自覺恬靜虛無,靜若止水,或覺輕飄飄如縷縷青煙,或覺遊蕩蕩似騰雲架霧,其美感可以心領意會,而難以言表,這是一種最好的狀態,是內抑制範圍最大的時候,即進入了輕鬆虛無的高級入靜階段。

二、入靜後有那些感覺

在練功過程中,由於呼吸和意守,即調息和調心的鍛煉,對體內經絡、氣血、腑髒等組織都有一定的影響,使得機體內部或體表產生這樣或那樣的生理變化,這就是入靜後會出現各種不同的感覺的原因。

那麼入靜後都會產生哪些感覺呢?入靜後的感覺,上文基本已說清了,古人稱之為八觸,即:一動、二癢、三涼、四暖、五輕、六重、七澀、八滑。也有人將八觸稱之為:一掉、二猗、三冷、四熱、五浮、六沉、七堅、八軟。上述景象的出現,皆屬正常現象,對此一不要追求,二不必恐懼,可順其自然。如果被感覺所吸引,必然會中斷入靜狀態,因為原來入靜的抑制狀態,被新出現的興奮點所排擠、破壞,而弄巧成拙。比如暖的感覺,是一種良性刺激,會給人一種舒服的感覺,因而練功者往往就被其吸引而追求,意的追求可以導致神經細胞興奮性的增強,這樣就破壞了入靜。再如涼的感覺,足一種不良性刺激,會使感到不舒服,因而就會被其影響,使練功者產生不應有的顧慮,這顧慮也可以激起神經細胞的興奮性增強,也一樣破壞了入靜。所以迫求和懼怕兩個極端方法都足對入靜不利的,只有保持原來的狀態,堅持意守,心神穩定,意不外馳,才能達到預想的練功門的。

三、入靜不是昏沉

入靜與昏沉是兩種不同情況的狀態,兩者的生理基礎不同,效應也不同,因此必須將其區分清楚。

入靜,乃是人腦皮腰處於氣功特有的活動時象,此時主觀意識培養起來的良性興奮灶佔據優勢地位,其他部位在意識作用下處於抑制活動,從而使大腦呈現有序化的活動狀態。入靜後,練功者自覺頭腦清晰,雜念減少,對外界刺激反應減弱,停功之後,自覺全身舒暢,精神倍增。

昏沉,則是大腦皮層由清醒向睡眠狀態發展過渡的階段,大腦皮層以蒙受廣泛範圍的抑制活動為其根本特徵。表現為頭腦昏昏,意識時清時濁,有時表現雜念減少,有時出現短暫夢景,好象是入靜的特徵,但卻與入靜有著本質的不同。停功之後, 自覺精神疲憊,全身酸懶。

四、入靜與情緒的關係

練功前心情舒暢,精神愉快,一般練功就易於入靜,如果是精神不舒,心情不穩,這種紊亂的精神 因素,即可以引起大腦皮層劇烈的興奮活動,從而妨礙入靜。

一個沒有思想負擔的人,比有思想負擔的人容易入靜,因為在精神因素的刺激下,大腦皮層因刺激而引起興奮,這些興奮的增強,對抑制的形成造成困難,所以在練功期間一定要放棄一切不必要的思想負擔,否則不但影響入靜,而且會產生練功偏差。

五、入靜與環境的關係

練功時所處的環境安靜與否直接關係到練功能否入靜問題。練功場所最好是整潔安靜,如在室外要有足夠的光線,但不宜過強,如在室內則要求通風條件好,但不能當風練功。

幽美的環境,可以增加愉快的心情,練功者居於其中,會感覺到一種異常清靜舒適的感覺。但是,外界的干擾是不可能絕對避免的,尤其是練功入靜的時候,外界的聲響極易覺察到。因此,練功者應該鍛煉鬧中取靜的功夫。環境對練功者來說,是客觀的,是可以逐漸適應的。只要經過長時間的不懈鍛煉,就可以在比較不安寧的環境中安靜地練好功,達到入靜的日的。

六、入靜與姿勢的關係

練功時,姿勢一定要處在舒適自然的狀態,不可違反生活與生理規律。正確的、自然舒適的姿勢和全身肌肉的最大放鬆,將會減低大腦皮層的興奮而有利於入靜。

放鬆法,是調整姿勢的有效方法,對於促進入靜,提高練功效果有著很重要的作用,放鬆法包括部位放鬆法和三線放鬆法,現將具體練法介紹如下。

1
、部位放鬆法

練功時,擺好姿勢,由頭部到腳部逐’·部位放鬆。其順序是:頭部放鬆,頸部放鬆,胸部(包括上臂在內)放鬆,腹部(包括前宙和手掌在內)放鬆,大腿放鬆,小腿放鬆,腳部放鬆。也就是說,從頭到腳,依次緩慢地一點點放鬆。

2
、三線放鬆法

練功時,擺好姿勢,使情緒平靜下來,精神集中,將身體分成三線依次放鬆。

第一線(兩側):頭部兩側頸部兩側兩肩兩上臂兩肘關節兩前臂兩腕關節兩手十指。

第二線(前面):頭頂面部頸部胸部腹部兩大腿兩膝兩小腿兩踝關節兩腳掌十趾。

第三線(後面):頭部後頸背部腰部兩大腿後部兩腿膕窩兩小腿後部腳根腳底。

七、入靜與呼吸的關係

呼吸對入靜的影響也有很大關係,意守是入靜的主要方法,而意守丹田之初,多由意守呼吸開始,因此呼吸調整的好壞,直接關係到意守的成敗與否,也直接關係到入靜的優劣。

一般入靜多採用自然呼吸法,但根據不同功種的要求和功力逐步加深的要求,也可採用胸式呼吸法,腹式呼吸法、胎息呼吸法。

1
、自然呼吸法

自然呼吸,是指以人們原來自然呼吸頻率和自然習慣進行呼吸的方法,每分鐘呼吸1518次左右,適用于初學者或體弱多病者。

2
、胸式呼吸法

是以胸腔擴展和縮回的方法呼吸,即吸氣時,胸腔膨脹,小腹微縮,呼氣時相反。吸氣時力由脊發,以心窩後的脊柱骨為支點,朝心窩後的脊背, 自上而上,氣貼脊背,向胸中吸入,使脊後肋骨向上提起,又似由腹中抽氣入胸的樣子,其實就是在擴胸縮腹。自覺不能再吸入時為止,不可用強力,以免影響身體放鬆,反而不利於入靜。吸氣時,意想仍從心窩後脊背處呼出的樣子,從而使胸腔周圍縮小而引起呼氣。呼氣之後,胸圍較平時要擴大些,也就是說呼氣後不許胸圍縮回到原位。這種變更胸圍大小而進行的呼吸運動,即稱之為胸式呼吸法。

3
、腹式呼吸法

吸氣時腹部隆起,呼氣時腹部凹陷,這叫順腹式呼吸法,吸氣時腹部凹陷,呼氣時腹部隆起,這叫逆腹式呼吸法。

吸氣時,意想從腹腔中心點的脊後發出力量,直起腰杆,鬆開腹肌,大量吸氣入腹脘中,好象氣貼脊背向肛門送下去的樣子,邊吸邊向下擠壓,吸至小腹有向下壓實之感,感到小腹充實、飽滿、膨脹且舒適。吸氣後,要屏息片刻,然後慢慢呼氣。這是顧腹式呼吸法,皮之即謂逆腹式呼吸法。

4
、胎息呼吸法

胎息呼吸法是一種較高深的呼吸法,即呼吸頻率最大限度地減慢,呼吸次數最大限度地減少,有些功夫到家的氣功師,呼吸頻率降低至每分鐘呼吸只有12次。這種呼吸如同胎兒在母腹中的內呼吸,故而名之。

胎息呼吸是練功到高深階段,達到所謂鼻息微微,若有若無的境界時才會出現,即在入靜的高級階段。胎息呼吸是自然形成的,而不是勉強追求得到的。這種呼吸法,對培育元氣,涵養精氣神內三寶,治療五勞七損效果極佳。它可使練功者有全身舒適、輕快之感。

八、影響入靜的因素

影響入靜的因素很多,但不外乎是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兩類。練功中要充分利用有利因素,減少或儘量杜絕不利因素,以保證練功入靜的順利進展。

1
、有利因素

幽靜的環境、柔和的光線能減少新異因數對大腦皮層的刺激,有利於練功入靜的形成。

在溫度適宜,空氣新鮮的室內或戶外練功,常感到心曠神怡,頭腦清醒,對促進入靜有一定的積極意義。

心情舒暢,情緒樂觀,能使心平氣和,心神安定,也有助於入靜。

正確掌握練功方法和理解動作要領,是入靜的必備條件。練功得法,可少走或不走彎路,而獲得預期的入靜效果。

堅定信心是練好氣功的思想基礎。氣功療法是自我控制療法,必須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作用,精心苦練,克制雜念的產生,才能順利入靜。

2
、不利因素

思想負擔和精神壓力過重,常使心緒煩亂,雜念惡念叢生,不利於入靜。

練功急於求成,用意過重,和有意追求某些景象或強求入靜,結果反而造成精神緊張,大腦興奮,有礙入靜。

疾病痛苦,會給心神帶來不安,也會給機體造成痛苦,純系惡性刺激,自然要影響入靜。

此外,從一個人的修養看,修養好的,便易於入靜,修養差者,則不易入靜。從神經類型看,抑制型者,即所謂內向者,易於入靜,興奮型的外向者,便不易於入靜。其他諸如年齡,性別等對入靜也有一定影響。但不論怎樣,只要對練功有信心,認真掌握練功要領,逐漸排除雜念,隨著練功時間的延長,終會取得入靜最佳效果的。

九、無法入靜怎麼辦

無法入靜,是指練功者思想散亂,精神不集中,不能進入安靜的境界而言的。

練功時,越想入靜,往往就越不能入靜,因為追求入靜的本身就是一種雜念活動,它同其他類型的雜念一樣,可造成大腦皮層緊張興奮。這就如同失眠症樣,越想入睡,便越睡不著。

達到入靜除要正確掌握方法外,還需經過相當段時間的鍛煉,亦即要下一定的功夫。初學者,一是功夫淺,練功時間短,再一是抱有急於求成的心態,因而雜念較多,難以入靜,此系正常現象。針對這種情況,切不可心情急躁或求功過切,而應耐心練習,循序漸進,經過一段時間後,雜念自會減少,直至消失,達到入靜。

對於那些練功有素的人,有時也會出現雜念繁多,無能入靜,甚至出現心煩意亂的情況,此時應暫停練功,仔細查找原因,諸如環境噪雜、練功場所溫度不適、精神負擔、疾病痛楚、饑腸飽腹、方法不當、拘泥姿勢、呼吸失調等等都可影響入靜,應針對原因,視情況,予以排除。

十、入靜的具體方法

1
、意守法

意守法是將意念完全集中到身體的某一部位,或意念默想身體某一經絡穴位,或默想某一景物等,即所謂以一念代萬念,將雜念排除達到入靜的方法。

意守時可以守體內某一特定的部位或穴位,常用的是意守丹田,因為丹田稱為生命之根,元氣聚集之所,內氣發動之源。這裏指的丹田是小腹中的下丹外,意守命門,因為命門為督脈、帶脈交會之處,亦為兩腎間氣機會合之處,有生命的門戶之稱,意守會陰,因為會陰位子前後陰之間,為任脈、沖脈、督脈發源與彙集之處,亦為精氣之根,意守湧泉,因為湧泉位於腳底心,為腎氣之根,降氣之處,具有育陰潛陽的作用。以上這些稱為意守內景。在意守過程中還要注意不可死守,死守即用意過濃,會造成執著走火,應用意較輕,默默微思,似守非守,若有若無。

此外,還可以意守大自然某一特定的物體和景物,即意守外景。意守的景物必須是對心身健康有益的,美麗的景物,如青松、鮮花、海洋、雲空等,不要意守淒涼的景色和討厭的景物。

在選擇意守部位和意守方式時,必須根據個人的神經類型,以及功種,病情的不同來選擇。

根據神經類型選擇:如果練功者是安靜型,在練習氣功時容易入靜的,宜選擇意守自身的某一點或某一部位,例如意守自身的丹田部位或湧泉穴、膻中穴。如果練功者是活潑型的,則宜選擇意守外景。

根據練功的功種選擇:練習氣功中的靜功,宜選擇自身的某一部位作為意守點,如果是練習動功或動靜結合功,便宜選擇外景作為意守點。例如,早晚在戶外散步或進行開眼站樁,行功時,多採用外守法。另外,意守外景,主要應該在內守不適應,或內守後出現副作用的情況下採用。

根據病種的不同來選擇:例如高血壓患者,意守點多採取身體的下部,象下丹田、湧泉穴等,以利於氣血下行,降低血壓。反之,低血壓或貧血患者,則應選擇身體中上部為意守點,以利氣血上升。

根據病情的區別選擇:例如,上實下虛者,意守點多選擇身體的下部,而上虛下實者,意守點多選擇身體的中上部。

2
、數息法

數息法是練功時,默數呼吸,連續計數的方法。

我國古代著名醫家扁鵲,提出在練功時,應用計算呼吸的方法,是調息入靜的門徑。一般失眠的入宜用數息法幫助入睡。因為思想集中在計數呼吸,其他的念頭便被排除出去,這樣全身就會逐漸進入安靜。輕鬆狀態。一般數息幾百次(一呼一吸為一次),待思想比較安靜下來,感到全身舒適以後,就不必再連續數息,而可改為隨息,即思想隨著呼吸而不想其他,讓身體進入到這種安靜舒適的狀態中去。採用這種方法,既有助於排除雜念,又可起到調整和鍛煉呼吸的作用。

3
、聽息法

聽息法是指練功時,安靜下來,意念歸一,只聽鼻中呼吸之氣的方法。

這種方法是莊子提出來的。莊子認為,開始練功時,意念要專一,不要雜念干擾,即意念歸一,然後通過聽息,進入聽氣,聽神,這時的功夫漸漸進入混沌的境界,身中是神氣合一。這種神氣合一的境界是無知覺的,外表上看如同睡著了一樣,但身體內部的情況是不相同的,最後進入虛無的境界。

4
、默念法

默念法是用意默念詞句,不要念出聲的方法。

默念詞句可選用具有良性含義的詞句或本功種的意守部位進行默念,如松靜愉快健康等詞句,或丹外湧泉等意守部位,説明入靜。入靜後,常會自然忘卻默念活動,當雜念重來時,再以默念法淨化思緒。

5
、止觀法

即練功時用意念觀想,以眼觀鼻,以鼻觀臍,或以雙目內視臍部,並將眼,鼻,臍三者連成一線,通過這種內視止觀法,以誘導入靜。

以上是筆者對氣功入靜問題的一些見解,談的不一定完全正確,僅供廣大氣功愛好者參考,同時也歡迎有識之士不吝指正,共同探討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